168 萬元!仰望 U9 正式發(fā)售,比亞迪用兩大「黑科技」再造超跑

愛范兒 整合編輯:黃安莉 發(fā)布于:2024-02-26 09:40

正月初十,龍年上班第二天,比亞迪扔下了一張王炸——

旗下兩款插電混動車型秦 PLUS 榮耀版和驅逐艦 05 榮耀版上市,起售價低至 7.98 萬元。

和此前的冠軍版車型相比,兩款新車的價格均下降了 2 萬元。比亞迪喊著「電比油低」的新口號,給 A 級車市場的燃油車型來了一記悶棍。

與此同時,2024 年的硝煙還彌漫到了高端市場。仰望品牌的第二款產品,純電超跑仰望 U9 剛剛在上海前灘正式發(fā)布,168 萬元的售價,讓世界為之側目。

論底蘊,仰望這個年輕的品牌自然比不上法拉利、蘭博基尼、保時捷等傳統(tǒng)豪強,所以,想要突破歐洲超跑品牌多年以來建立的認知防線,仰望只有一條路——技術。

仰望 U9,技術 U9

仰望 U9 的首次亮相,是在一年前的仰望品牌暨技術發(fā)布會上。憑借易四方技術,比亞迪迎來了向上突破的機遇。

「比亞迪有一個技術夢想,通過更好地控制車身姿態(tài),為用戶提供極致安全的汽車。20 年來,比亞迪的研發(fā)團隊從未放棄這個大膽的構想,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發(fā)布會中說道。

回顧當晚,王傳?谥械摹副葋喌系募夹g夢想」貫穿了整場發(fā)布會。作為發(fā)布會的「One More Thing」,集合了比亞迪所有先進技術的仰望 U9順勢將發(fā)布會推至高潮。

同樣的「套路」 也出現(xiàn)在了去年 4 月的比亞迪云輦技術發(fā)布會上。仰望 U9 在發(fā)布會最后的奮力一躍,似乎在向世人宣布,中國人也能造出優(yōu)秀的車身控制系統(tǒng)。

但在那時,比亞迪并未詳細介紹仰望 U9 所采用的云輦-X 智能全主動車身控制系統(tǒng),而是選擇將揭曉謎底的時刻,留到今天。比亞迪在今晚的發(fā)布會上表示:

云輦-X 智能全主動車身控制系統(tǒng),以橫、縱、垂向融合控制為核心,為仰望 U9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駕駛操控體驗,同時又能輕松滿足日常駕駛需求。

可街、可賽、可玩,是比亞迪賦予仰望 U9 的使命。

比亞迪稱,仰望 U9 所采用的云輦-X 由雙目攝像頭、云輦智算中心、雙閥電控減振器總成、五合一動力源、液壓管路總成及高度傳感器等組件組成,具備主動力調節(jié)、阻尼調節(jié)等核心功能。

對懸架系統(tǒng)略有研究的讀者可能會看出,云輦-X 實際上是一套磁流變減振器——一種常見于超豪華跑車的懸架技術。

以法拉利這個具有代表性的品牌為例,2010 年,其在 458 Italia、FF、California T 等多款車型上應用了磁流變減振器,配合空氣彈簧進行工作。

法拉利在技術文檔中提到,這套系統(tǒng)能夠通過電控單元,即時調節(jié)流經線圈的電流,在 15 毫秒內改變磁場強度,在磁場作用下,液壓管道內的磁流變液會瞬間變粘稠,從而調節(jié)懸架剛度。

458 Italia,圖片來自:Car and Driver

2011 年,另一家意大利超跑品牌蘭博基尼同樣在當時的旗艦車型 Aventador 上使用了這項技術,以適應路面變化和各種極限操控條件下的減振需求。

蘭博基尼 Aventador,圖片來自:Car and Driver

仰望 U9 的云輦-X 則在這一基礎上更進一步,通過更現(xiàn)代化的車身傳感器,對懸架進行更精準的調節(jié),做到「0 側傾、0 俯仰」。同時,雙閥結構賦予云輦-X 更大的調節(jié)范圍,讓仰望 U9 得以呈現(xiàn)出「蹦迪」的效果。

至于仰望 U9 的另一個核心技術易四方,大家就要熟悉多了,此前仰望 U8 展示的原地掉頭、應急浮水、高速穩(wěn)操等功能讓人印象深刻。

總之,云輦-X 和易四方,就是仰望 U9「可街、可賽、可玩」的底氣。

超級跑車,超級車身

超級跑車,是現(xiàn)代汽車工業(yè)設計的藝術雕塑,也是汽車工業(yè)金字塔之巔的技術與美學結晶。

仰望 U9 作為國產百萬級超跑,其在去年首次亮相時備受矚目。盡管公眾對于自主品牌打入超跑領域欣喜萬分,但 U9 的外造型設計仍然遭遇了一些質疑。

最受詬病的是過于密集的點陣式大燈、鯰魚須一般的前唇,還有那過于明亮的黃色。

亮相之初的仰望 U9

還好,在仰望 U9 的量產版本里,這些都不見了。

比亞迪集團造型內飾設計總監(jiān)安娜(Annamaria Palmigiano)在發(fā)布會上表示,仰望 U9 秉承了家族式的設計理念,讓純粹的能量藝術有了最極致的美學表達。

在量產版的仰望 U9 上,設計師用充滿張力的放射性線條替換了之前的點陣設計,有序排列的線條不僅更能營造出科技感、未來感和速度感,也為 U9 增添獨特的視覺標致。

與此同時,前唇的設計也變得更為簡潔,還營造出了一定的懸浮感。

仰望 U9 提供了阿蓋爾紫、月曜銀和赤霞丹朱三種顏色,也就是紫色、銀色和紅色。是的,仰望把黃色去掉了,同時還在車尾加上了一個碩大的鵝頸尾翼(選裝價格 10 萬元),顏值進一步提升,對下壓力的增加也有實質性的幫助。

提到空氣動力學,不得不介紹一下仰望 U9 的 6 組車身風道和 12 組主被動空氣動力學套件,作為一輛極速達到 309km/h 的超跑,造型設計必須做到美學與性能并重。

首先在散熱方面,仰望 U9 在前進氣格柵內側布置了大面積前冷卻模塊,后冷卻模塊則布置在車身尾部,氣流從車側三角窗旁碩大的進氣口中進入,通過風道收縮導流實現(xiàn)散熱,氣流最終從擴散器上端的低壓區(qū)排出。

在前保險杠兩端,仰望 U9 設計有一組進氣口捕獲氣流,通過收縮加速引導至前擺臂風道。同時,流經前擴散器的氣流被抬升并傾向前輪,與前保險杠兩端風道導出的氣流一同匯入前擺臂風道,為前制動盤散熱。

而在風阻方面,俯沖的前機蓋和風擋設計,加之 U9 較短的車體,氣流可以快速通過車頂進入車輛尾部,溜背式造型配合后部的尾翼,能夠很好地平衡后軸的下壓力需求;側面車體與車尾凌厲的尾部分離刃設計,也可以令氣流迅速與車體分離,減少了車尾渦流的形成。

為了提高氣動效率,仰望 U9 還在車底的關鍵部位設置了導流翼片,引導氣流順勢通過。

例如在前輪前方,仰望 U9 設置了一組去掉了下表面的環(huán)形山阻風板,在分離氣流的同時,去除了因該部件產生的升力,并在阻風板內側形成低壓區(qū),為前軸提供部分下壓力。但前軸更主要的下壓力來源,還是來自前進氣格柵兩側的 S 型空氣隧道。

整體而言,仰望 U9 的造型設計確實達到了超跑的水準,但受限于 2.5 噸的車重,仰望 U9 在上海國際賽車場只做到了 2 分 17.65 秒的成績,接近上一代 911 Turbo S。

盡管圈速遜色于傳統(tǒng)燃油超跑,但仰望 U9 在座艙的安全性上可謂堆料堆到了極致,采用整體式單體殼碳艙,整車扭轉剛度達到 54425N·m/°。

仰望表示,U9 在上市進行過最為嚴謹苛刻的安全測試,在達到全球安全碰撞測試標準后,還針對超跑車型實際可能遭遇的駕駛安全工況,策劃了鉆卡、磕底、翻滾等極限特殊工況,投入了超過 100 臺安全測試車輛。

仰望 U9 的碳艙采用了民用最高等級的 T700 級碳纖維材質,以及多用于航天器中的 12K 小絲束,并運用了熱壓罐成型工藝,做工復雜,造價不菲。

前兩天,董車會發(fā)布了一篇名為《為了造車,法拉利悄悄買了一輛特斯拉》 的文章,介紹了法拉利這些年來為純電超跑所做出的努力。

在那篇文章的評論區(qū)里,有讀者問道:怎么不買比亞迪拆開看看呢?

我的回復是:

也許以后會吧。

本文來源:愛范兒

愛范兒

網(wǎng)友評論

聚超值•精選

最新內容

360萬!二手綠牌Cybertruck開回家

特斯拉Cybertruck首次在中國出現(xiàn),掛著天津綠牌上路。這款車已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轉讓,價格高達360萬人民幣。作為國內第一臺上牌的特斯拉皮卡,它引起了廣泛關注。然而,由于車頭設計不符合中國行人保護法規(guī)定,Cybertruck目前還不能合法上路行駛。盡管如此,在低速下的靈活性和線控轉向技術仍受到車主推崇。

特斯拉Cybertruck | 平行進口
華為、極氪、蔚來圍攻特斯拉Model Y,小米坐山觀虎斗

華為、極氪、蔚來和小米等國產品牌紛紛推出與特斯拉Model Y競爭的純電SUV,它們都主打智能化,車身尺寸相似且售價在22-30萬元。然而,特斯拉仍保持領先地位,在中國市場1-8月累計交付新車28.94萬輛,銷量第一。

特斯拉 |Model Y
特斯拉版“蘿卜快跑”曝光?不像轎車像貨車,網(wǎng)友集體亢奮

特斯拉即將發(fā)布的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曝光,引發(fā)網(wǎng)友熱議。根據(jù)最新曝光的圖片和專利技術,這款車可能具備自動充電和自動清潔等黑科技功能。此外,特斯拉還透露了可旋轉座椅的設計概念,為乘客提供更多舒適性。這款無人駕駛出租車預計在10月10日發(fā)布會上亮相,并有望改變智能化領域競爭格局。

特斯拉 | Robotaxi
「看不見摸不著」的NVH,理想的秘密武器

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理想MEGA在NVH靜謐性榜單中奪得第一名,超過邁巴赫S680等頂級豪車。NVH是衡量汽車制造質量的綜合指標,影響用戶聽覺和觸覺感受。理想MEGA通過優(yōu)化輪胎、車身結構和空調系統(tǒng)等方面,實現(xiàn)了出色的行駛品質和舒適性。與傳統(tǒng)車企不同,理想將NVH作為重點研發(fā)項目,并堅持提供安靜、舒適的用車體驗。

NVH | 理想MEGA
工信部出手限制電車能耗,以后的車會更省電嗎?

工信部發(fā)布新規(guī),制定了新能源電耗強制標準,將對電車進行“能耗評級”,60%車型過關、30%升級、10%淘汰。這一舉措旨在推動可持續(xù)能源轉變,并提高市場競爭力。

新能源車型 | 電耗強制標準
二維碼 回到頂部